央行数据显示,2025年7月住户存款减少1.1万亿元,创单月最大降幅;同期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.15万亿元,刷新历史纪录。 这一变化被视为居民储蓄流向资本市场的直接证据。
存款利率持续走低(国有大行1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%)与股市赚钱效应(上证指数较2024年低点上涨25%)形成鲜明对比,推动居民资金转向权益类资产。
散户入市:迟来且谨慎
尽管市场热度攀升,散户参与度仍显滞后。 截至8月20日,散户资金入市规模仅为2015年牛市的34%、2023年“9·24行情”的39%。
8月下旬的存款搬家主要流向银行理财和“固收+”基金,而非直接入市。 保证金余额增速虽自2024年9月转正,但仍远低于2015年、2019年等牛市高点,反映散户“恐高”情绪未消。
机构布局:抢占先机
机构资金已提前完成筹码分层:国家队长期持有底层筹码;私募、游资及外资(海外对冲基金加速买入中国股票)通过杠杆抢筹第二层。
融资余额突破2.09万亿元,达十年峰值,推动成交额连续多日超2.5万亿元。 ETF总规模4个月内暴涨1万亿元,8月突破5万亿元,加速“强者恒强”格局,导致85%个股跑输指数。
散户困境:高成本与低效率
散户入市时点集中于高位:3800点以上加仓占比达82%。 信息滞后加剧劣势68%散户依赖社交媒体获取信息,比机构研报晚3-5个交易日。
2025年1-8月,账户规模10万以下的散户亏损比例近80%,高频交易(如单月32次操作)导致佣金侵蚀15%本金的现象频发。
估值差距:A股的潜在空间
当前A股估值显著低于全球市场:上证指数3400-3500点时,PE仅15倍(标普500为28倍),总市值/GDP(巴菲特指标)仅0.8(美股为2.0)。
若回归历史均值,沪深300需上涨32%至5500点。 居民存款规模(160万亿元)为A股市值的1.7倍,超额储蓄约40万亿元,潜在入市资金规模达5-7万亿元。
情绪博弈:逆向操作成新特征
散户行为正脱离“追涨杀跌”刻板印象。 2025年4月市场急跌期间,小单资金(挂单额<4万元)逆势净流入2470亿元,对冲机构2369亿元抛压。
开户量通过互联网渠道(东方财富、同花顺)持续增长,年轻群体占比提升,主动咨询ETF抄底策略的比例明显上升。
政策与资金的“双刃剑”
政策红利驱动增量资金:保险资金加速入市,新发公募基金规模创年内峰值;外资5月净流入330亿美元,侧重科技与消费板块。
但流动性驱动的行情隐含风险:创业板指动态PE达45倍(超过2015年高点),半导体等热门板块存货周转率持续下滑,业绩与估值背离扩大。
市场分歧:牛市中后期的警示
历史经验显示,存款搬家加速常预示行情尾声:2009年存款搬家后1个月见顶,2014年搬家后4个月见顶。 当前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(历史顶部相关性指标),且散户新开户数同比增长37%,资金结构矛盾凸显。
#百度带货夏令营#
易倍策略-在线配资电话-配资炒股平台皆-股票配资网-独家提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