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中秋双节将至,阖家团聚、好友相会,总离不开一桌桌丰盛的美食。然而,节日欢愉之余,医院里因急性胃肠炎、消化性溃疡加重等“节日病”就诊的人数也会显著增加。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冯长艳指出,这大多与聚餐频繁、饮食不规律和油脂摄入过量等有关。其实,享受美味与守护健康并非单选题,只要掌握几个关键原则,就能轻松避开饮食误区,度过一个安心舒适的假期。
\n图源:豆包AI生成
\n聚餐别贪嘴,这样吃既满足又健康
\n冯长艳说,面对节日餐桌上常见的大鱼大肉,健康聚餐的关键在于把握节奏与搭配。
\n1.吃饭不宜过快,应细嚼慢咽,用心感受食物的味道,并留意身体的饱腹信号。吃到七分饱,即感觉不饿但还能再吃几口时,便是放下筷子的最佳时机,切忌因怕浪费或气氛热烈而勉强硬撑。
\n2.在菜品选择上,要有意识地用清淡的菜肴来平衡油腻。多夹几筷子清炒时蔬、凉拌菜或蔬菜沙拉,它们的膳食纤维有助于缓解肉类带来的油腻感。
\n3.饮酒前务必先吃些主食或蔬菜垫胃,避免空腹饮酒刺激黏膜,同时务必控制量,小酌怡情即可。
\n4.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,避免熬夜狂欢,让肠胃也能拥有稳定的“生物钟”。
\n安排家宴或点菜时,参考“4321”搭配比例
\n冯长艳还说,在安排家宴或点菜时,可以参考“4321”的黄金搭配比例。即一桌菜中,蔬菜类约占四成,如各式清炒时蔬、凉拌菜或蔬菜汤,它们是餐桌上的健康主力;优质蛋白类占三成,优先选择清蒸鱼、白灼虾、瘦禽肉、豆腐等低脂品种;主食部分占两成,推荐杂粮饭、玉米、薯类等,它们能提供更强的饱腹感;剩余一成留给汤羹或水果,丰富餐桌层次。
\n若担心食量失控,可尝试调整进食顺序:餐前先喝点清汤或吃些水果,正餐时先吃蔬菜,再吃蛋白质,最后摄入主食和口味较重的菜肴。使用较小的餐盘盛装食物,也能从视觉和心理上帮助控制分量。
\n月饼选对种类控制分量,不同人群有讲究
\n月饼是中秋的象征,但也是高热量食物,不同人群食用需有讲究。
\n流心奶黄、莲蓉双黄月饼脂肪和糖多,热量较高;鲜肉月饼的苏式酥皮靠大量猪油起酥,热量也不低;五仁月饼因含坚果,脂肪质量稍好,但整体热量仍高;相对而言,冰皮月饼、杂粮月饼热量较低。
\n冯长艳建议,老年朋友,特别是伴有“三高”的,宜选择无糖五仁、杂粮等低糖月饼,每次浅尝四分之一块即可,最好在餐后搭配清茶食用,别空腹吃避免血糖骤升。儿童肠胃娇嫩,可选择迷你型月饼,并安排在两餐之间食用,注意餐后口腔清洁。糖尿病患者则需格外谨慎,应选择“无糖”的月饼,每次仅吃一小角,并需相应减少正餐主食量,食用时间建议在两餐之间血糖稳定时,并注意监测血糖变化。若血糖波动大,下次就别吃了。
\n海鲜安全处理是关键,烹饪技巧也别忽视
\n海鲜高蛋白低脂肪一直备受青睐,但冯长艳认为安全处理是首要原则。
\n螃蟹需刷洗干净后彻底蒸熟,尽量别吃生蟹、醉蟹,可能有肺吸虫;虾剪去长须和虾头前端,去净虾线;贝类烹饪前需让其吐净泥沙,且务必煮至贝壳完全张开;鱼类要清理干净内脏和黑膜。
\n烹饪方式上,清蒸、白灼最能保留食材原味和营养,避免过度使用重油重盐的烹饪方法。适量搭配姜、醋、柠檬等天然调料,既能去腥增鲜,也更健康。
\n剩菜处理有“红线”,肠胃不适别硬扛
\n节日期间难免有剩菜,若储存、加热不当,很容易引发肠胃问题。冯长艳提醒,剩菜一定要妥善处理:尽快冷却并密封冷藏,室温下放置勿超过2小时;蔬菜和海鲜类易变质,应尽快食用;肉类可保存稍久,但也不宜超过三天;重新加热时务必彻底热透,汤类要煮沸,且剩菜最好只加热一次。
\n若出现轻微肠胃不适,可暂时休息,适量饮用温水或温茶,腹部轻柔按摩,后续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粥、面为主。但若出现剧烈腹痛、持续呕吐腹泻、发烧或脱水等严重症状,必须及时就医。
\n指导专家
\n(资讯)
\n(文/向娇)
\n原标题:国庆中秋美食盛宴,别让“节日病”扫了兴!营养医生的健康聚餐指南请收好
\n易倍策略-在线配资电话-配资炒股平台皆-股票配资网-独家提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