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落地的浪潮中,互联网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。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、中国互联网协会原理事长邬贺铨在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主旨报告《智能体驱动互联网焕新》中指出,智能体已成为推动互联网进化的核心力量,其带来的流量重构、架构变革与场景创新,将深刻改变互联网的未来生态。
AI贡献近半流量增速,互联网进入“智能体时代”
报告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互联网流量增速达17.2%,其中近48%的增量由人工智能贡献。南北向流量因AI增长42%,东西向流量增长6%,二者合力推动整体流量提升。
值得注意的是,北美和亚太地区成为AI流量增长的主力军,分别贡献51%和48%的增量。这一现象标志着互联网正式步入“AI驱动时代”——传统下行主导的流量模式被颠覆,上行流量占比从10%-15%跃升至40%-50%,边缘节点流量占比更从15%激增至65%。多模态AI交互使单次数据量提升5-8倍,AI服务流量已是传统应用的3倍,流量价值密度显著上升。
邬贺铨强调,生成式AI虽热度高涨,但单一“问答式”交互难以实现商业闭环。智能体(AI Agent)的崛起打破了这一困局:通过“大模型+记忆系统+工具调用+规划能力”的闭环设计,智能体可主动分解任务、调用API、数据库等工具,并在执行中持续反思优化。更进阶的Agentic AI通过中心化编排层,实现多智能体在封闭系统中的协同,完成复杂任务接力与知识融合。
智能体的普及倒逼互联网基础设施变革。接入网需升级为大带宽、大上行、低时延架构,边缘计算能力强化成为关键:本地存储与模型中间值上传训练,可保护数据隐私;城域网部署智能体身份认证网关,广域网路由器新增AI流量识别与精细化调度功能。此外,MCP(模型上下文协议)、A2A(智能体间通信协议)、AG-UI(用户界面协议)等标准化协议,为跨智能体协同提供技术支撑,使“智能体即服务”(AaaS)成为可能。
应用场景爆发:2B与2C场景的“提质增效”实践
在2B领域,智能体已深度嵌入药物研发、供应链管理、医疗诊断等场景。例如,企业可通过供应链智能体实时监控产线吞吐量,结合资金智能体分析合同与现金流,辅助信贷决策。2C端则迎来“超级代理”体验:Agentic AI手机可一键规划旅行行程、联动智能家居,AI健身通过眼镜延伸感知能力,AR/VR场景中自然语言操控虚拟角色成为现实。截至2025年,中国AI应用用户半年翻倍至5.7亿,日均Token消耗突破10万亿,抖音、微信插件月活用户超60%。
Gartner预测,2028年33%的企业将嵌入Agentic AI,15%的日常工作决策由智能体自主完成。智能体互联网的发展路径清晰:从单点工具(AI Agent)到系统引擎(Agentic AI),最终迈向智能体互联(IoA),在智慧城市、智慧制造等领域扮演“数字化身”角色。尽管语义模糊性、责任分解等挑战仍需攻克,但智能体协同与智联网已成为生成式AI落地的重要桥梁,并为通用人工智能铺路。
智能体时代,互联网正从“用户主导操作”转向“智能体自主执行+人类决策监督”的新范式。流量格局重构、技术架构升级、应用场景爆发,共同勾勒出互联网新质的蓝图。未来十年,智能体驱动的互联网变革,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。
易倍策略-在线配资电话-配资炒股平台皆-股票配资网-独家提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